天津網訊 陶瓷碗多處破碴、塑料碟底污跡嚴重、表面掉色……很多顧客在快餐店用餐時,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。中國飯店協會的相關人士認為,《食品安全法》上沒有規定商家更換餐具的時間,餐具更換更多地要靠商家自覺,節約成本不要在餐具上得過且過,消費者也有權就餐具衛生情況進行投訴。
近日,有不少讀者向記者反映,在多家快餐店用餐時,發現用具破損現象:陶瓷碗破碴、塑料調羹上劃痕嚴重、塑料盤子底上污跡擦不掉……記者對此做了一番實地調查。
4月1日晚上7:00,記者在新華路上的馬蘭拉面館看到,一只盛放拉面的陶瓷碗邊上,有兩處破損。一名工作人員對此解釋:“這些有破碴的碗都是陶瓷的,容易破損。我們沒有接到過更換餐具的信息!彼麄儽硎久刻於紩M行消毒,不存在衛生問題。
記者又來到了位于和平區的一家福建沙縣小吃店。這里的餐具基本都是塑料材質,廚房邊一名中年男子說塑料碗勺頻繁使用后,容易出現開裂、褪色等情況,只要餐具破裂了,他們便會將其丟掉。
記者又接連走訪了陜西路上的一家土豆粉店、新華路上的一家牛肉面館、山東路上的一家米線店、佟樓附近的一家餛飩店,不少服務員承認,餐具老化和出現各種裂痕的情況經常出現。餛飩店的工作人員解釋:“餐具上的痕跡其實不是污跡,是作料染的,我們每個月都會用一種專業的消毒材料進行清洗,之后這些餐具就和新的一樣了!
成本大 范圍廣 連鎖店更換沒準譜
采訪中記者看到,目前快餐店的餐具材質主要分為陶瓷、仿瓷和塑料制品三種,不少商家在更換餐具的時間上沒有個準譜,甚至每年都不一樣,最短四五個月,最長的則是一年才換一次。
記者在《食品安全法》上同時看到,衛生部門只對餐具使用前后是否洗凈、消毒,保持清潔以及貯存、消毒設備應當安全、無害,防止食品污染等進行了要求,并沒有對餐具的更換時間有硬性規定。